第10章
贾张氏:“我们可没借傻柱的粮食,谁借的你们找谁去,东旭,咱们回去。”
这个时候贾张氏也顾不上自己挨打流鼻血的事情了,拉起贾东旭就往回赶,将秦淮茹留在了这里。
秦淮茹也想走,可是这事情总得有个出头的人,于是期期艾艾第说道:“小毅兄弟,不是借不想还粮食,可是姐真的没办法啊,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家吧。”
李毅:“我可怜你们,那谁可怜雨水呢,说吧,这事儿要怎么解决,要是今天不说出个章程,我就喊我爸带人过来,舅舅踢自家的外甥外甥女出头,谁也挑不出理来。”
易中海:“李毅,你爸妈在农村生活也不容易,出来一趟就更不容易了,尤其是还要带上一帮人过来,就更不容易了,咱们就不麻烦他们了,要不你说出个章程,咱们商量商量。”
李毅:“既然你把话说到了这里,那么咱们还是先确认一下,贾家从我柱子哥这里借走了多少粮食,然后早能接着往下谈。
另外,贾家嫂子估计也不当家,易师傅,当初可是你让我柱子哥接济贾家的,这事儿您得认吧。”
易中海:“这事儿我认。”
李毅:“那好,你认就行,贾家如今当家的都不在,贾家嫂子只能做个见证,她当不了贾家的家,那我就只能找你了。柱子哥,你这些年都借给了贾家多少粮食,有个数目没有。”
傻柱一脸茫然第说道:“当初一大爷让我接济贾家,秦姐随后就过来借粮食,每次过来借粮,我都会给点,具体多少,我还真没个底。”
雨水这事说道:“哥,我这里有底,你每次借出去的粮食,我都有记录,我这就给你拿过来。”
说着,雨水就出门向自己的屋子跑去,不一会儿,就拿着一个笔记本跑了回来。
里面的内容并不是专门用来记账的,而是雨水的日记本,随着雨水打开日记本,连续翻了几页,然后对着众人说道:“喏,你们看。”
只见上面记载着:1959年6月19日 星期五 晴
今天我放学在家,正在写作业,我哥带着刚从粮站买回来的粮食回到家,秦淮茹就上门说家中断顿了,棒梗需要补充营养。
一大爷说院里的邻居要互帮互助,团结友爱,将我哥刚拿到家的五斤白面借走了。
……
1959年6月29日 星期一 晴
昨天,秦淮茹又上门找我哥借粮食,我哥将家中仅有的十斤红薯面,全都借了出去,我问我哥,粮食都借出去,我吃什么?
我哥说,再过两天,就能领下个月的粮食了,家里还有一个窝头,中午让我忍忍,晚上回来,他给我带好吃的,我饿了一天。
晚上我哥确实从食堂带菜回来了,可是在院子里,秦淮茹说她家棒梗正在长身体,缺乏营养,将我哥手中的两个饭盒都拿走了。
我问我哥,我吃什么,我哥说,让我忍忍,可是我真的好饿,我出门遇到了一大妈正在吃饭,我正想要上前问她要一口吃的,一大妈仿佛也看到了我,‘砰’的一声,将门关上了。
算了,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只能忍着了。
……
日记里面关于秦淮茹借粮的记载到了后面,就成了xxxx年x月x日,星期x 秦淮茹上门,借走粮食x斤。
关于自己是否饿着肚子,已经懒得写了。
里面一桩桩一件件,说是日记,不如说是一本控诉史,无声地控诉着何雨水这两年来所遭遇的种种不公,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为她出头。
日记的内容,如同一个大巴掌,恨恨地抽在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
粗略估算了一下,这一年来,贾家从傻柱这里借走的白面有五十斤,粗粮有一百斤,实际情况可能更多,有些时候秦淮茹上门借粮,何雨水不在家,并不知道,所以没有出现在日记之中。
李毅一拳狠狠地打在傻柱的脸上,吼道:“傻柱,你就是这么照顾雨水的。”
傻柱挨了一拳,并没有反抗,低声说道:“我以为,院中人都是互帮互助,多少都能给雨水一点吃的,我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,雨水,我对不起你,你受了这么多委屈,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。”
雨水:“傻哥,我没有给你说过吗,你是怎么回答的,你说我一个小孩子,一点都不懂事,秦姐家多困难,忍忍就过了。”
都住在一个院子里,秦淮茹怎么会不明白何雨水过的是什么日子,何雨水饿不饿,这又关她贾家什么事。
可是事情摆到了明面上,却又不能不说话,眼泪‘哗’地一下,又流了下来,说道:“雨水,对不起,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样子,我以为,你哥都给你留有吃的,是我对不起你。”
易中海这时也不能当作没事情发生,只能说道:“雨水,这事儿,你一大妈做的也不对,我回去会给她说,要是你没吃的,只管来家里吃。”
对于两人的话语,雨水并没有理会,李毅说道:“易中海,你也别装好人了,粮食是你让我柱子哥借出的,你会不知道我有没有吃饱,现在贾家又不想还粮食,你就说这事儿要怎么解决吧?要是你不能解决,咱们就找能够解决的地方,相信这四九城,总有说理的地方。”
对于李毅直呼易中海的名字,易中海心中多有不满,可这个时候,也不是计较这件事情的时候。
秦淮茹眼泪巴巴地看着易中海说道:“一大爷,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,家里是真的没有粮食了,要是有吃的,我也不至于上门来借粮,东旭可是你徒弟,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啊。”
易中海这会儿能说什么,虽说何雨水的日子只能算一面之词,可是贾家经常上门借粮的事情,院中人知道的可不少,只要两相一印证,赖不掉的。
让易中海来还这么一大笔粮食,易中海一下子也搞不到这么多粮食,可是不管东旭家的事情又不行,谁让东旭是自己的养老徒弟呢。
只能说道:“李毅,柱子,雨水,你看这样行不行,我让东旭过来,给你写一张借条,承认这回事,等以后年景好了,再慢慢地将这些粮食还了。”